《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03年10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3年10月28日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jié)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二節(jié) 機動車駕駛人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四章 道路通行規(guī)定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
第三節(jié) 非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
第四節(jié)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guī)定
第五節(jié) 高速公路的特別規(guī)定
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六章 執(zhí)法監(jiān)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fā)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并組織實施,。
第五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zhí)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
機關,、部隊、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span>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jié) 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八條 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尚未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應當取得臨時通行牌證,。
第九條 申請機動車登記,,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在機動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機動車登記審查工作,,對符合前款規(guī)定條件的,,應當發(fā)放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前款規(guī)定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發(fā)放機動車號牌或者要求機動車懸掛其他號牌,,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guī)定并監(jiān)制,。
第十條 準予登記的機動車應當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申請機動車登記時,,應當接受對該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但是,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依據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認定的企業(yè)生產的機動車型,,該車型的新車在出廠時經檢驗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獲得檢驗合格證的,免予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一條 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并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號牌應當按照規(guī)定懸掛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號牌。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一)機動車所有權發(fā)生轉移的,;
(二)機動車登記內容變更的;
(三)機動車用作抵押的,;
(四)機動車報廢的,。
第十三條 對登記后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fā)給檢驗合格標志,。
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yǎng),。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zhí)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
第十四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規(guī)定不同的報廢標準,。
應當報廢的機動車必須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報廢的大型客,、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下解體,。
第十五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按照規(guī)定噴涂標志圖案,安裝警報器,、標志燈具,。其他機動車不得噴涂、安裝,、使用上述車輛專用的或者與其相類似的標志圖案,、警報器或者標志燈具。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
公路監(jiān)督檢查的專用車輛,,應當依照公路法的規(guī)定,設置統(tǒng)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
(二)改變機動車型號,、發(fā)動機號,、車架號或者車輛識別代號;
(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四)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guī)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
第二節(jié) 機動車駕駛人
第十九條 駕駛機動車,,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應當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guī)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考試合格后,,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fā)給相應類別的機動車駕駛證,。
持有境外機動車駕駛證的人,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guī)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考核合格的,,可以發(fā)給中國的機動車駕駛證。
駕駛人應當按照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駕駛機動車,;駕駛機動車時,,應當隨身攜帶機動車駕駛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第二十條 機動車的駕駛培訓實行社會化,,由交通主管部門對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實行資格管理,其中專門的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由農業(yè)(農業(yè)機械)主管部門實行資格管理,。
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學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駕駛技能的培訓,,確保培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