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日
全國防災減災安全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節(jié)日由來
2008年5月1日,,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愈合的心靈創(chuàng)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災害發(fā)生后,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xié)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
防火安全
一,、火災原因
(1)明火引燃。
(2)亂拉亂接電線和保險絲,。
(3)使用電器不當,。
(4)在宿舍使用大功率電器
二、逃生常識
(1)熟悉環(huán)境,,臨危不亂,。當身處陌生環(huán)境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樓梯方位等,,以便在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火場。
(2)保持鎮(zhèn)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窗臺等通往室外的出口逃生。
(3)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4)簡易防護,,掩鼻匍匐?;饒鎏由鷷r,,經(jīng)過充滿煙霧的路線,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離,以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另外,也可以來取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后,,再沖出去。
(5)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6)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7)傳送信號,,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時,,盡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fā)現(xiàn)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動鮮艷的衣物等
(8)火已及身,,切勿驚跑,。火場上如身上著了火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就更有效,。
(9)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防震安全
地震被困時的自護:
l 如果在發(fā)生地震時,,我們被埋在廢墟下,,不可慌亂,應鼓起求生的勇氣,,要有與困難長時間做斗爭的精神準備,。
l 一旦被壓在廢墟下,,首先應該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特別是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如身上沒有壓物,要檢查身體是否受傷,,對流血或其它較重的傷害作應急處理,。
l 假如身體沒有受傷,應該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直接吸收煙塵而導致窒息,。然后觀察四周情況,防止支撐不穩(wěn)的重物出現(xiàn)新的塌落,,并尋找新的較為安全的地方,,盡量設法尋找食品和水,為生存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等待救援,。如果環(huán)境和體力許可,應該想辦法逃離險境,,如發(fā)覺受埋周圍有較大空間通道,,可以試著從下面爬過去或者仰面蹭過去。
l 無力脫離自救時,,應該盡量減少氣力的消耗,。
